返回列表

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到底有多高?

  据悉,每年在全球范围内,因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超过900万例,骨质疏松骨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沉重负担,且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。那么,在人群中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到底有多高呢?


  一、椎体骨折的发生率


  作为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之一,约90%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由骨质疏松所致。而据一项研究证实,随着年龄增长,其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,每年男性增加0.1%,女性增加0.3%~1.3%。同时,据中老年人口年增长数计算,椎体骨折的每年新发病人约有180万人。预计至2020年椎体骨折患者数将高达3675万人。男性的椎体骨折发病率低于女性,50~54岁和75~79岁人群,男性分别为每年0.9/1000人和13.6/1000人,女性分别为每年3.6/1000人和29.3/1000人。


  患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后,会出现慢性疼痛、活动能力下降、肺功能减低,并使相邻椎体发生骨折概率增加5倍,且由此带来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会增加。据一项研究报告结果显示,椎体压缩性骨折总患病率15%,且呈增龄性增高,而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仅20%。这项研究报告结果是在我国北京、成都、上海三地,通过对50岁以上的妇女,应用胸腰椎侧位摄片形态计量法和半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的。


  二、我国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


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,多见于老年人,且以绝经后妇女为多,其危害性很大,在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高达20%,而存活者中约50%致残,生活质量显著下降。同时,由于治疗和护理费用高昂,髋部骨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经济负担。


  据北京市髋部骨折发生率研究表明,1990—1992年北京市50岁以上髋部骨折发生率在男性为83/10万,女性为80/10万。而在2002—2006年对北京市50岁以上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调查显示,男性为129/10万,女性229/10万。十年间髋部骨折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42%和110%。


  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群约1.3亿,60岁以上汉族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2.5%,髋部骨折发生率为16%~20%。其中,年发病率达180万~200万。预计到2020年髋部骨折发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将达到233/10万和465/10万;50岁以上髋部骨折总的发病率为349/10万,2050年为1035/10万。


  三、男性一生中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


  作为老年人群常见疾病,虽然骨质疏松骨折男性少于女性,却也是需要获得同等重视和规范治疗的一种疾病。据美国的一项大样本人群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:50岁以上的男性有3%~6%患有骨质疏松,28%~47%属于骨量减少。Julie等研究显示,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平均年龄是62.9岁,男性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9.1%,50~59岁组患病率为3.8%,60~69岁患病率则上升为10.5%,而年龄超过70岁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15.9%。


  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:上海地区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3.9%,北京地区为13.4%~23.8%,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,60岁、70岁、80岁各组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.3%、20.9%、31.9%。


  而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原因,多是性腺功能减退、正在或曾经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、某些胃肠疾病、维生素D缺乏、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、高尿钙症以及酗酒等。


  四、女性一生中患骨质疏松骨折的概率


  有调查显示,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是男性的6~10倍,尤其见于绝经后妇女。Julie等研究显示,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平均年龄是59.8岁,女性骨质疏松总的患病率为11.3%,年龄在40~49岁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0.4%,50~59岁为4.3%,60~69岁12.4%,而超过70岁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1.6%。


  说到引起的原因,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,体内的雌激素会很快降低,骨丢失增加显著,以致于骨小梁变薄细,甚至断开。另外一个是高龄,也是公认的高危因素,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更高。还有两种情况下,也容易直接影响骨钙代谢,那就是妊娠期和哺乳期内,这两个时期的妇女,对钙质的补充需要加强。


  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到底有多高?通过以上的分享,我们不难发现,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,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都不低。其中,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较为严重,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。预防比治疗更重要,所以,一旦上了年岁,尽量每一两年内定期去做骨量检测,早发现早治疗。